2. L2 是中心化的,赚钱能力极强你可能不知道,绝大多数L2今天都是“中心化 sequencer”——即一台机器打包所有交易。 这意味着:
换句话说,以太坊提供了地基,而L2盖起了自己的摩天大楼,连物业费都不给以太坊交。 以太坊会被自己的生态掏空吗?这问题很尖锐,但必须正视。 1. 以太坊的收入在下降自从 Rollup 普及后,ETH 主链的 gas 费用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23 年底以来,以太坊的链上交互频率逐步被 L2 蚕食,主链的“经济性”在变弱。 2. ETH的“使用权”在被稀释原本 ETH 是以太坊链上唯一的 gas 结算资产,也是价值锚定物。 现在:
3. 数据和注意力正在外流用户在 L2 交互,开发者在 L2 上部署 DApp,资金池在 L2 上运转,这意味着链上数据、TVL、注意力越来越少集中在主网。 这就像你花了几年搭了个购物中心,结果商家都在商场旁边搭了摊位,顾客都不进你这栋楼了。 但这真的是背叛吗?我们回头来看标题:“谁在背叛以太坊?” 其实这不是个简单的“忠诚与否”问题,而是系统设计带来的必然后果。 Vitalik 从很早就提出了“模块化区块链”的思路——以太坊本来就不打算包揽一切,它主动放弃了“全能链”的角色,拥抱“安全层”的身份。 但这里存在一个张力: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L2生态不是在背叛以太坊,而是在按照系统设定前进,但它也有可能“不小心掏空”以太坊。 未来,谁能驾驭谁?未来的趋势,可能走向几个方向: 1. 以太坊强化自身的 DA 层能力EIP-4844(也就是 proto-danksharding)已经上线,降低 L2 数据提交成本。未来还会有完整的 Danksharding,提升 DA 性能。 以太坊的目标是:让所有 L2 都无法绕开它的底层数据层。 2. ETH 成为所有 L2 的结算货币这是 Vitalik 希望的蓝图:无论 L2 上发生什么,最后都以 ETH 结算,从而捍卫 ETH 的货币主权。 但这需要生态强制、文化共识以及机制设计支持,否则 L2 会推出自己的 token 自成一派。 3. 新公链对“以太坊+L2”的挑战Solana 等高性能单链的模式仍有很强竞争力,它们认为“模块化”会带来割裂体验,用户最终更愿意待在一个“更丝滑”的全链中。 这意味着,以太坊不光要和自己的L2打好关系,还要提防外部竞争者趁虚而入。 结语:这是进化,不是背叛区块链世界的演化路径,很少是直线型的。 以太坊通过 Rollup 实现扩容,是技术路线的合理选择,也是生态演进的自然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次链的“自我解构”——主动退后一步,换取整个生态系统更大的繁荣空间。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
L2是以太坊的孩子,也可能是它未来最大的竞争者。 这不是背叛,这是权力与价值的重构,是链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是一场注定无法回头的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