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们在链上偷走了1亿美元,却没人知道他们是谁2022年3月的一天凌晨,数十笔交易从Axie Infinity背后的Ronin链中悄然流出,总金额超过6亿美元。这不是一起传统意义上的黑客攻击,而是一场精密策划的链上金融“手术”。攻击者绕过验证节点,转走资金,随后利用混币器Tornado Cash、跨链桥、DeFi换币等一整套链上工具,将巨额资产迅速“洗净”。直到两天后官方才发现问题,而当所有资金路径被还原时,真正的操控者早已消失在链的彼岸。 这是链上犯罪的典型剧本:他们懂代码,也懂金融,更懂如何操纵规则边界。但更深层的问题是——这些行为之所以存在,不只是因为“能成功”,而是因为它们具备完整的经济动机与套利逻辑,甚至有时比合法操作更高效、更有利可图。 链上的世界并非无法之地,而是一个仍在原始积累期的金融蛮荒。本文将揭示,那些操控罪行的主体们,并不是神秘莫测的黑客,也不是电影里的天才,而是你我身边也可能遇见的“普通玩家”,他们背后的行为逻辑,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理解与警惕的。 二、谁在犯罪?链上黑暗森林中的五类“玩家”在链上,犯罪不是某一类人的特权。相反,不同角色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参与,共同构建起了这个庞杂的黑灰生态。以下五类“玩家”,构成了加密世界的地下版图: 1. 国家级黑客:黑客,不再只是为了炫技代表:朝鲜Lazarus小组 2. 职业套利黑客:技术高手也是“投机者”代表:闪电贷攻击者、预言机操控者 3. 商业诈骗团队:穿着西装的罪犯代表:链游团队跑路、代币预售诈骗 4. 洗钱中介:灰产的跨链搬运工代表:场外OTC商、链上“清洗员” 5. 无意识参与者:被动成为共犯的散户代表:二级市场炒家、推广员、薅羊毛玩家 三、链上犯罪的核心经济逻辑:他们为何屡屡得手?链上犯罪并不是暴力或混乱的产物,反而往往是高度精密的金融设计行为,遵循某种形式的套利逻辑。 1. 信息不对称套利:谁先知道谁就能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