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门板块(DeFi/NFT/元宇宙/生态链) > 正 文 比特币

从emule到btc

【作者:网文】 来源: 日期:2014-3-5 18:53:26 人气: 标签:比特币 【打印】

 

早些时候开始关注btc这个东东。倒不是对有可能从那儿赚到钱感兴趣,而是“btc x年走完了黄金x千年的走势”,对于初探经济学的我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货币发展的学习研究素材。

昨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谈论DAC系统的(原文见正文底下)。名词是第一次听到,不过还比较快就弄懂了。毕竟玩了蛮久emule,对p2p的一套东东也有不少了解。刚好文章里面也用了emule来举例,作为emule玩家,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emule恰恰又是一个技术敌不过人性的例子,用来作正面论据实在是不合适的。

为什么这么说?以下我就以列举问题的方式来说明。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显然就是太长,答案太长的问题可以去百度谷歌看个究竟。

1. 首先,知道emule和verycd的关系么?知道国际emule界抵制verycd mod及其原因么?据你所知,包括你自己在内,有多少人玩“真”emule?
2. 我可查到的全球emule活跃用户数:2009年是8百多万用户,2011年是7百多万。最新的数据我没仔细找,不过我大胆估计基本就这个水平了。比起全球网民人数来说,你觉得算不算多?

至于国内的情况就不用我说了吧——糟得多。10个有>9.5个认为emule就是verycd,然后对ed2k下载的慢速难以忍受,花钱买迅雷离线的大有人在。那么接下来:

3. 知道这里的verycd和迅雷被称为“吸血端”么?你觉得用这些客户端的人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因为被误导,明知底细也如此做,抑或是迫不得已?

“真”emule玩家对国内的这种p2p环境都难以忍受,架起ipfilter和DLP/SDC的高墙也是无奈之举,为的还是保护“真”玩家的共享精神不被吸血端糟蹋。

既然拿emule来举例,以下描述的emule的发展轨迹,也许和过去、现在和将来的btc会有些相似之处:emule诞生于国外,有一撮极客因为信仰开源共享无中心的精神,愿意为了它的发展奉献精力。这种精神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同时不认同这种精神的人里,绝大多数也因分享率等指标被自动排除在外,保证了emule圈子里用户的分享觉悟都是比较高的;然后emule发展进入某个阶段/某些国家后,被人看出可以从中牟利并付诸行动了(verycd、迅雷等),结果践踏了emule原本为之服务的精神。
之后,emule圈出现了ipfilter和DLP/SDC等自订规则,并鼓励大家使用,以维护emule的精神。但吸血端因为拥有财富和信息渠道方面的优势,以及大部分人本性中的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战胜了分享精神,所以吸血端还牢牢地掌握着绝大部分用户。这就是某国p2p可悲的现状。

所以我说,emule过往的发展轨迹,及目前的普及度,尤其在大众素质值得商榷的地区,恰恰作为一个”技术敌不过人性“的例子而存在。

下面说说btc本身。btc 要回归良性发展道路,我想也得首先设法打击不当行为。谁来?怎样做?就像原文所说的“是否能够构建出一个自我监督并且自我完善和发展的DAC体系”,将是重要的一步。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网络等范畴了。但从emule的发展道路看来,因为人本身的问题没有解决,DAC体系问题现在还没有完美的答案。此外,要在和现有中心的博弈中取得一席之地,是否要自己先拥有一定程度的中心,这样的话还算不算维护了当初的精神?

如果是真的赞同DAC的理念和特性,认为它将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公平。那么,但是,在这些问题有合理的答案之前,大部分人自利的心会胜过所说的有可能带来优点的特性。或许会一直如emule一样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接受水平;或者在接受规模扩大后,这些特性被恶意的人利用,不是作为优点存在,而成为掀起动荡而牟利的空间。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风险提示:本站分享转载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且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具体投资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本站所有内容涉及到的“货币”字眼需谨慎研判,我们维护各国法币的合法地位,同时数字资产具有货币的某些属性,目前是不能替代任何国家的法定货币的,请谨慎理解投资并严格遵守各国法律法规!详见本站[免责声明]。】
【读完这篇文章后,可否发表您的感受?】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互联网举办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监 中国网安 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