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2021年初发布第145号指导案例(被告人张某某等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的裁判要点,同样可以作为支撑此观点的有力论证。 该案的基本案情是,自2017年7月开始,被告人张某某等人经事先共谋,为赚取赌博网站广告费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租住的某房间内,相互配合,对存在防护漏洞的目标服务器进行检索、筛查后,向目标服务器植入木马程序(后门程序)进行控制,再使用“菜刀”等软件链接该木马程序,获取目标服务器后台浏览、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权限,将添加了赌博关键字并设置自动跳转功能的静态网页,上传至目标服务器,提高赌博网站广告被搜索引擎命中几率。截止2017年9月底,被告人张某某等人链接被植入木马程序的目标服务器共计113台,其中部分网站服务器还被植入了含有赌博关键词的广告网页。 该裁判要点指出,通过修改、增加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但未造成系统功能实质性破坏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不应当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例如,2007年的“熊猫烧香”计算机病毒制造者及主要传播者李某等4人,利用其控制的大量“肉鸡”向被害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动DDOS攻击以索要钱财,导致被害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影响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而黑客实施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和信息的行为,且未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异常运作,且主观上以非法占有或者非法获利为目的,就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因此,若窃取NFT的行为未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一结果,那么该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03 写在最后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虚拟货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具有交易价值。 虚拟货币通过计算机经过特定的计算方式生成,需要付出劳动及经济成本。而大部分人获取虚拟货币的方式亦是通过金钱作为对价相互转让,即虚拟货币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可以适用有关的侵害财产类犯罪。 同样,NFT作为一种不可分的虚拟商品,也具有经济价值,应当落入虚拟财产的范畴。因此,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钓鱼软件窃取数额较大的NFT,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xTW7r0k6u9Fy23pupEHQ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