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时代,作为货币发行者,政府天然具有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倾向,人们希望电子货币能成为真正“中立的货币”。假如我们的经济生活变成了这样: 新的货币不再来自中央银行而来自每个人的计算机;货币的总量固定且发行速度已知,因而没有了通货膨胀这样的隐性税收和货币政策;货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使用,无论是转账还是匿名支付都出奇的简洁;也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的桎梏….. 这种情况会毫无疑问地颠覆现在的金融体系,几乎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再次习得日常生活需要的经济技能。虽然这科幻小说般的场景离大多数人还太远,但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那些信奉开源精神的“极客”(Geek,指崇尚科技、自由和创造力的群体)的电脑上,人们已经开始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讨论、制造并使用这样的虚拟货币 比特币(Bitcoin,缩写:BTC)。天才的构思 时光闪回到四年前的11月1日,在一个小众密码学邮件组里,一位使用着地道英式英语、电子邮件地址却来自德国、并且TD是日本姓名的“中本聪(SatoshiNakamoto)”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不算太长的论文以缜密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奠定了信息时代炼金术的方法论一货币发行与交易的去中心化。 今天,与我们日常经济生活形影不离的几乎所有实体货币和与之类似的电子货币都具有一个共性:这些货币背后都有一个核心机构的控制。对信用货币而言,是各国的中央银行的发行和监管;对电子货币而言,则是特定公司的认证。这种共性在许多人眼里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人人贪恋的货币难道不需要被管起来吗? 然而,自从人类把垄断性的货币发行权交给政府,政府很快就学会了利用铸币权牟利,几百年来,它们利用人们的信任,发行标记重量远远小于实际重量的金币和银币以攫取财富,这一笔政府收入被称为铸币税。 而进入以纸币代替金银的信用货币时代以后,铸币税的形式变成了政府直接用自己印刷的纸币去换取金银,政府发现它们只需要不断印钞或者在新钞票的面值后面加上零,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市场上任何东西,于是信用货币时代的政府天然具有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倾向一在信用货币短暂的历史上,政府制造的通胀和商业银行因挤兑风险而产生的通缩像潮汐一般周而复始,每一次通胀转为通缩的过程,都必然伴随着被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最近几十年,为了避免大萧条的出现,中央银行在大多数国家都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但这也只不过是延缓了这一过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便是这种宿命的再一次重复。 一既然现行货币机制的根本问题出在发行机构,那么解决方案就是使发行货币变得不再受政府和银行贪欲的影响,于是,中本聪使用了数学公式来提供限制发行数量的保证。他让货币由谁制造,何时制造,制造多少都源于一套数学算法,再也不受政府和社会的意志影响。 这种构想具体的实现方式,是比特币网络不断地给每个节点 每台参与到制造比特币的计算机出算术题,这些算术题只能依靠类似穷举法的方法来解算,解算成功就能创建出来一个区块(block),并且获得这个区块中的全部比特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