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数字资产资讯 > 正 文 比特币

比特币何以处境尴尬(经济透视)

【作者:网文】 来源:转载 日期:2014-10-22 11:21:51 人气: 标签:比特币 【打印】

近一段时期,比特币的发展似乎进入了“模糊期”:一方面,各国监管者仍保持对比特币的警惕和冷淡。英格兰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称,当数字货币被市场全面接受的那一天,比特币将严重威胁英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比特币似乎在许多国家正依托不同的渠道缓慢发展。据报道,墨尔本的一家公司发行了澳洲首个比特币借记卡,美国旧金山比特币基地公司则准备在欧洲发展比特币钱包。

  有观点认为,各国监管者对比特币的“冷处理”,是因其看到了比特币对自身地位的威胁。但实际上,比特币虽具有某种新型货币的萌芽特征,但距离成为真正的非央行信用货币仍遥不可及。从根本上看,各国当局最担心的是,对比特币的盲目崇拜有可能造成金融风险积累与泡沫破灭,进而对金融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冲击。

  尽管遭遇各国政府的“冷处理”,比特币仍有不断发展的适用空间,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过世界上最大比特币交易商“门头沟”(Mt.Gox)倒闭的冲击及各国监管政策收紧之后,剩下的比特币“游戏者”多为其忠实粉丝,支撑他们的不是货币理性,而是难以消逝的“求富”心理。当前大多数人持有比特币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其兑换成各国的法定货币,而非购买商品或进行消费。二是令某些货币理性主义者觉得尴尬的是,比特币的“去央行”特点在现实世界中是把“双刃剑”,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比特币更多与各国诸如赌博、贩毒、色情等灰色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按照传统的定义,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对比来看,当前比特币除在价值贮藏方面体现了功能,其他三个层面却难当其责。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货币被定义为通常可以被接受和使用的作为交换媒介的任何物品。而随着比特币造富神话的流行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其作为交换媒介的适用性已被极度弱化。

  互联网信息技术无疑将对货币体系产生惊人的影响,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支撑现代法定货币存续的主权国家、政府架构等仍然稳固。从根本上看,现有法定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是以国家或政府信用作为最后保证,通过信用扩张渠道发行和流通的。比特币也属信用货币,但在缺乏国家信用保障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人们的信心,因而具有“情绪化”的特点,价值很不稳定。另外,比特币由于缺乏信用扩张渠道来“润滑”经济,虽然看起来似乎有助于解决现代国家货币泛滥的问题,但实际上难以承载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

  比特币发展至今,其货币属性正在逐渐消逝,而越来越像是五花八门的金融创新“超市”中的某种“价格不稳定”的产品,而过于吸引眼球的炒作,已于无形中毁坏了比特币的未来。只有进一步回归理性,强化自身的货币属性,比特币才不至于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货币变革的“先烈”。

原文来自: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10/22/nw.D110000renmrb_20141022_2-23.htm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风险提示:本站分享转载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且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具体投资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本站所有内容涉及到的“货币”字眼需谨慎研判,我们维护各国法币的合法地位,同时数字资产具有货币的某些属性,目前是不能替代任何国家的法定货币的,请谨慎理解投资并严格遵守各国法律法规!详见本站[免责声明]。】
【读完这篇文章后,可否发表您的感受?】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互联网举办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监 中国网安 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