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理解中,新金融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金融。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现在正在跨入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时代。在我们过去从1800年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经济时代,整个社会遵循的是一个机械逻辑,我们用工程学和物理学的方法来重新构造这个世界,努力去建造一个精密系统。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社会进化遵循的是一个生物逻辑,我们在努力的建设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大家看过KK(凯文·凯利)写的《失控》这本书的话,里面描述的场景就是知识经济依据生物逻辑进化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它遵循的逻辑不同了,所以它的经济、金融、经营业态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 在谈到知识经济的金融业态时,大家最核心讨论的问题就是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影响、冲击甚至颠覆。这里我觉得我们要澄清一点就是互联网不会颠覆掉金融服务需求,它会颠覆的是金融服务的机构。如果你不能够把自己互联网化的话,你可能就要被颠覆,被淘汰。 去年一年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争论当中,大家谈到传统金融最核心的东西是两点,第一点是风险管理,第二点是适当性原则,就是你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恰恰这两点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联网技术不一定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技术在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方面,在客户的识别和客户的适当性原则方面,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手段要高明得多。 在过去人类经济时代的三个进化阶段。第一个阶段,把1800年之前的人类叫做农业经济阶段,1800年之后是工业经济阶段,现在正在跨入知识经济阶段。我们要跨时空,虚拟现实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在一起,我们更多要靠数据来组织我们的经营活动。 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家庭,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公司或者某类商业机构,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最基本的一个经济活动组织叫社群,通过社交网络我们重组了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经济社会,我们去解释这个社会,用的是宗教和玄学。工业经济时代,我们用科学技术探求这个世界的真相。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多追求的是情感和体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机构应该怎样互联网化? 第一点,我们知道点对点和P2P是互联网最核心的精髓之一,传统金融机构往往是以中介形式存在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从中介的状态向平台的状态去转移、去进化。所以,如果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把他和客户的关系变成客户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只起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就会落伍。所以,互联互通,甚至互动、互助,让客户之间,你的银行客户之间,或者是其他竞争客户之间,让他们互动,甚至让他们互助,金融机构提供免费服务,让他们去互助。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就是基本功能免费和增值服务的收费。2014年谷歌的开发者收入98%不来自于他们的软件或者硬件,而来自于软件硬件销售出去后的增值服务收入。 大家知道在工业经济时代,政府提供了很多公共设施是免费的,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也有很多的公共设施也必须是免费的,这个世界原来就有免费和收费这两类存在,很多的免费是为了别人收费,政府机构免费是促进商业的发展,通过税收等其他途径收取费用,维持政府运转。所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互联网的通信都是免费的。 在十年前,中国移动的市值是一万亿港币,腾讯的市值是400亿港币。到了今天,中国移动的市值是3000多亿港币,腾讯的市值超过了一万亿港币,这中间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这中间的变化就是互联网企业用OTT的方式越过了运营商直接接触到终端客户,提供了很多的免费服务。 从去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火爆起来之后,你发现互联网企业再用当年对付中国电信运营商同样的方法越过金融机构,直接去接触他的客户,用很低的成本、很方便的方式接触了它的客户,最后的结果,十年以后,现在中国传统机构所面对的境况解决十年前的中国移动或者中国的那些电信运营商们,十年之后,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命运就是今天中国移动的命运。 所谓免费模式,最大的三个特点,一个是平台,你不再是中介。第二,你是以社群为经营方式,而不是以公司为经营方式。第三,商业模式以终为始,即销售介入,盈利才开始。 第三点,涉及到互联网的另外一个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开源式、分布式,特斯拉已经把它的技术完全开放了,去中心化的进程在一步步的从原来的软件向汽车制造等其它领域迈进。 大家在谈比特币,目前更多的看到它是一个数字化货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货币,因为它的发行与任何主权国家,甚至与央行都没有关系。但是我认为像Ripple这样的公司,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在虚拟货币世界里面,建立了一套支付清算的基础协议。全球的银行间在做支付清算的时候,现在互联网上有独立于这些银行间的另外一个清算系统,这就是由比特币和Ripple正在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我可以预计十年之后,这两个清算系统会不相上下。 所以,传统金融机构如果你不能够依据互联网的这些去中心化的协议来重新构建你的金融服务体系,那么将来你的命运也是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第四点,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传统的金融机构中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赚取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差价。互联网把信息不对称消灭之后,数字鸿沟出来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能你要知道,普罗大众处理、分析、使用数据的能力更弱,可能会比处理信息不对称的能力还要弱。所以,传统金融机构要从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转移到去消除客户的数字鸿沟,所以必须建立你自己的数字能力,存储、收集、分析、运用的数字能力,这才是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点,在大数据时代,你跟客户发生关系的频次和频宽决定了你所拥有的数据有没有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传统金融机构与客户连接的数据,频次和频宽太窄、太少,所以这些数据不像阿里巴巴,像支付宝所拥有的数据这么值钱、这么有价值。车险一年才和你的客户发生一次连接,公募资金差不多一个季度才会寄一封对账单给你的客户,银行月结单才发生一次关系,但是微信你可能一天要跟他发生三五次以上的关系。所以,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跟客户的频次要比你高得多,因此,它所得到的数据比你的价值要大得多。 除了频次以外,另外一个是频宽,互联网企业除了提供电商,提供很多生活服务,甚至还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它和客户接触的面非常宽。频次和频宽就决定了我们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价值要小于互联网企业,因此我们也应该在这方面去不仅增加数据量,也增加你和客户发生关系、发生连接的频次和频宽。 正是因为互联网企业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在去年对全球150家银行的调查有一个结论,说谷歌可能是传统银行的取代者。 第六点,跨空间和跨时空。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依托网点作为空间来提供服务,整个公司的管理、整个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是一个金字塔形的。互联网打通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打通了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因此,它具备跨时空的特点。所以,我们现在通过互联网享受的金融服务是7×24小时的,是点对点的,是实时的。
可是你要知道在现在银行的清算系统里面,我们一个中国公民,如果你投资中国的一个QDII基金,买了美国股票基金,如果你要赎回的话,需要九天的时间,钱才能从美国这个共同基金里面回到你的账户上来。但如果我们使用互联网的这样一套支付清算协议,也许是三天。这就是效率,这就是跨时空,是7×24小时,大家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服务,银行的网点关门,大家就不能接受你,会越来越不耐烦你这样的做法。再加上虚拟数字、虚拟资产、数字货币,所以整个金融服务未来越来越比特化,虚拟、数字的东西越来越多。 德国一家银行已开始在它原有的银行间支付清算之后开始使用Ripple的互联网支付清算协议,在它的银行开了一个网关,允许客户用互联网协议进行支付和汇兑,大大的提高了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 第七点,人为控制或是人工智能。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也在不断的进化当中,正在从机器学习向人工智能方向进一步进化。 百度花了很大的资源建立了一个人脑研究计划,谷歌也在做。我们目前处在机器学习的阶段。大数据同时也导致人类社会三维化,一个是物质世界,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用科学技术对它进行了很多解释。同时,我们有一个精神世界,有哲学、宗教,对我们的环境同宗教、哲学的角度做了很多的解释。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又会从数字的角度重新被描述,所以我觉得大数据时代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三维时代,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金融服务的未来,在于第一是数字金融,第二人工智能。很多东西开源点对点是没有人干预管理的,这次比较初级的是所谓的智能金融。 第八点,公司形态和社群关系。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的作用、功能、形态,管理方式会发生很多的转变。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有一种去毛利,比如说小米手机、乐视电视,在网上预约,去渠道、去营销。小米从来不做广告,它自己发布内容,内容即营销、内容即广告。甚至还有去管理,张瑞敏先生最近也在对海尔集团按照互联网的模式重构管理架构,所以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态。 同时,互联网的扁平化、网络化、产品化、外部化、游戏化,使公司的边界被打破,一个新的社群关系建立起来了。所谓的社群关系和我们平常所讨论的粉丝关系是有很大不同的。 粉丝是大家对某个人、某个商品、某家公司非常崇拜,但他们的互动不够,信任度更加缺乏。而社群经济是朋友之间的经济,或者说是朋友和朋友、朋友的朋友建立的关系,他们之间互联互通,互动甚至互助。如果要说社群,是从一个有需求的顾客(他不一定是某公司的使用者)到用户,到粉丝、到朋友,最后到朋友的朋友。这才是社群经济的核心,是没有组织的组织。在社群金融方面,平安集团已经公开宣布它要做社交金融,要把它的金融镶嵌在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和关系当中。 如果我们传统金融机构不注意企业形态、经营形态的变化,最后你也会落后。 这是马云还没有公开发表的一句话,这是写在给我书的一个推荐序的序言里面的,金融需求永在,金融服务常新。需求,互联网不会颠覆它的,但是怎么提供服务,互联网会颠覆它。
原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7d2a450102uz8k.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