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内地朋友与笔者畅谈IT创业,不过细听之后,并非学习马云先生,而是去炒作“比特币”。早前内地有媒体访问笔者关于比特币的监管问题,笔者进行研究,发现不少投机者因比特币交易平台垮掉,而惨遭家破人亡。 比特币是一种相当特殊的产物,据称是由日本人“中本聪”在2008年发明并定义,由一种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网络虚拟电子货币。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作比特币客户端,而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利用电子签名的方式来实现流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来核查重复消费。每一块比特币的产生、消费都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记录并告知全网。假设没有黑客,理论上不存在伪造的可能。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 比特币并无央行等特定发行机构,仅以计算机文件形式保存,或在第三方托管中存储,可通过专门的比特币地址发送予被支付方,而每份比特币在同一时段只能由一人使用。获得比特币的方式非常特别,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比特币客户端,用户可采用「挖矿」或收购的方式获得,已被「挖掘」出的比特币越多,日后「挖矿」的难度越大,成功与否完全是考验计算机的能力与速度。 无可否认,内地有可能已经成比特币最大的交易市场,自比特币在2009年面世后,作为虚拟货币,起初一直没有受到传统市场太大的关注,汇价最低见2.6美元,最高也只是33美元。不过,今年2月后汇价突急升,立即引起各界关注。而这急升,远远淹盖了较早前因毒贩交易导致的大跌,而最新汇价竟然贴近261美元。 这一升浪与内地缺乏民间投资渠道也有关系,因为不少炒作资金有可能是来自内地的。从则面看,炒作比特币风险极大,从发行系统的安全性与参与着的诚信都存在极大可攻破之处,未来均面临极大的监管风险,投资者必须谨慎对待。 比特币诞生四年多,从最初开始1美元平均能够买到1309.03个比特币,到现今的1比特币相当于261美元,比特币价值暴涨近35万倍,这狂潮也冲昏了企业的思维,而比特币的关连产业链也开始爆红。 近期内地有上市公司与财经网站签署合作意向书,拟共同在资金及技术方面对开展比特币业务项目给予充分投入,以尽快推进比特币业务项目的展开。双方的合作范围还包括拓展比特币相关广告业务;研发比特币挖矿机;比特币投资私募管理;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支付中介;比特币移动端电子货币包。 不过,正如上文提到,「挖矿」绝不容易,据称比特币每十分钟就会产生一个区块,但有数以千万人去竞争,而这个区块最终只能归一人所有,其他人都祇会吃到西北风,这象征着淘金者也许要挖五年才能获得一个区块。挖矿能力其实是「挖矿」计算机设备性能的比拼,当今IT设备更新速度之快,硬件很快过时,计算机运作又需要电费和配置费用,「挖矿」失败,永远也赚不回成本,入不敷出,连电费也赔不起。 此外,炒币同样面临极大的风险,比特币本身是网络的虚拟货币,只有少部分国家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整体而言它并没任何担保,包括企业的担保或政府监管部门的担保。在今年中,美国加州金融机构部门就决定向比特币基金会发出禁制令,称该组织涉嫌非法转移资产。 观察比特币进入公共事业到现今的发展趋势,在其“汇率”暴涨暴跌的背后,可能有不少投行或基金的介入,存在大庄家的操控,另外缺乏政策监管,普通投资者面对极大的不稳定性,看似升值,但若大庄家出货,小散户随时面临灭顶之灾。 比特币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存在距离,虽然世界首部比特币ATM机在温哥华市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理论上用户通过ATM机上的扫描仪扫描掌纹,便可开设一个数码钱包,然后只需通过扫描智能手机上一个方形条形码,就可完成比特币的汇兑,但是流通性依然成疑。 温哥华是全球接受比特币支付商家分布最密集的城市,截至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参与,其中有一家服饰小企业是最早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实体店,并贴出「本店接受比特币支付」的橱窗广告,ATM交付使用当天,颇为轰动。 不过,比特币ATM机热潮存在水份,ATM机的制造者、推广者互相熟识,所谓「比特币」热,有可能是小圈子内的自弹自唱。上述服饰公司两家门店在整个10月份祇能完成两笔比特币支付店面交易,一店一交易,少得可怜。 整体而言,始终比特币缺乏监管,交易不记名,极有可能成为毒品交易、洗黑钱和其它不法活动的温床。目前的疯狂盛世,极有可能是比特币面临监管整顿前的最后疯狂,也就是散席前最后的盛宴。正如笔者在上周与内地媒体所言,比特币的交易以及货币化发展速度之快,远超人们预期,因此跨国政府以及跨监管部门必须予以正视,以防数世纪前“郁金香”狂潮悲剧的重演。 内地不少民间资金缺乏出路,但按笔者的观察,比特币未必是一个好归宿。 中国高校联金融协会副主席、香港证券专业学会委员会成员 温天纳 原文来自:http://finance.qq.com/a/20131112/00530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