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愚我一次,其错在人;愚我两次,其错在我。”在与当今的中国政府打交道时,这句话值得铭记于心。 紫禁城日落景观。外资银行在中资银行的股权也宛如日薄西山。 无论山姆大叔在中国手里吃了多少亏,他依然将他的轻信像礼物般不断馈赠给中国政府领导层。 最新的实例是华盛顿目前展开的一场热议,其讨论的话题是中国,据说中国旨在使其金融系统国际化,并且为增强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作用而采取一系列行动。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将做出一些象征性的国际化举措,但在我们这些长期关注东亚金融动态的人看来,这更像是雷声大而雨点小。谈论金融自由化是很好的公关招数,因为这样可以把华盛顿的注意力从更加迫切的问题(比如中国不公平的贸易策略)上转移开来。 中国金融自由化言论在华尔街获得了特别好的效果,华尔街对此的解读为,它预示着美国各大银行将在中国面临诸多机遇。问题是,就像鱼儿不需要自行车那样,中国也不需要华尔街。中国政府正在利用美国一厢情愿的想法,这已不是第一次了。目前的金融自由化言论与2005年的一段经历相类似,那年中国领导层大力宣传金融自由化,允许外资银行收购几家主要中资银行的少数股份。根据此项计划而采取行动的美资银行有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花旗集团(Citigroup)、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以及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英国汇丰银行(HSBC)以及瑞士瑞银集团(UBS of Switzerland)也积极参与其中。但这些股权收购协议的进展都不顺利,而且不到十年之后,上述外资股份已经全部出售!正如当时我们中有些人清楚地意识到的那样,中国政府从来都没有真诚地需要过外国人,只是向他们“扔几块骨头”,以此助使华盛顿安静一会儿。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经济战略研究所(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所长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便是持有如下看法的评论人士中的一员,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极其渴望废黜美元,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使之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当然,这对于华尔街而言可谓是佳音,国际化的人民币将会促使外汇交易激增。 实际上,中国政府把人民币获得储备货币地位看作是毒酒(貌似诱人实则有害的东西),而且会尽可能拖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别忘了,一个国家在其本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后,便无法轻易地控制其货币的走势。这几乎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该货币估值会越来越偏高。对于希望提高自己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并且希望让其劳动者保持领薪受雇状况——的一个国家而言,其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研究日本和西德的历史:日本和西德两国都是通过让本国货币币值被严重低估,而建立了各自的出口型经济。直到今天,日本政府继续创造新的招数来让日元保持币值低估状况。当然,目前德国在这方面采取的策略不太容易被人识别,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德国马克——但至少可以说,他们一直不急于让欧元重新站起来。欧元持续低迷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德国的出口。 尽管存在上述这一切,而且不论中国政府多么希望事态发展趋势与此相反,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都即将结束。美国的制造业基础已过于空虚,而且其经常项目逆差已经过高,美元无法东山再起,而且在没有重大补救措施的情况下,美元将会面临彻底崩溃。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呢?有些人一直在力推比特币。比特币是可以即刻否定掉的。正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所指出的那样,比特币的需求几乎全部来自于投机者,而不是商业用户,这对于任何以比特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此外,还有如下事实:任何郑重的国家政府都没有任何兴趣通过剥夺自己发行货币的垄断权来帮助这个技术人员的白日梦成真。(如果我钱包里有100美元的话,那就意味着我向美国政府提供了100美元的免息贷款。美国政府该会希望保持这个状况。)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在未来五年内,美国的债权国——主要是中国,但还有日本、俄罗斯、德国、沙特阿拉伯以及韩国,将不得不忍气吞声转向一个新的货币系统。这将成为和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同样重大的时刻。美元很有可能为一篮子货币所取代。美元将保留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将会大幅缩小。货币市场上的另一个长久病夫——英镑也将面临类似的命运。 不管愿意与否,新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将是那些盈余国家。中国政府领导层必须肩负多少责任?这将必须与其他盈余国家商讨决定。一个衰弱的美国——此前抛弃其制造业基础的美国,在这方面将会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