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为美联储加息而对人民币的影响忧心忡忡的时候,比特币那边也不消停。 12月12日出版的《经济学人》有一篇“比特币体系:绊脚的区块”的文章,将注意力转向了上周在香港举办的一个比特币业界大会。比特币码农们聚首探讨如何给系统的处理能力升级,以及在没有集权管理机构的情况下,这一虚拟货币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看来没有央行的货币也挺头疼。 上周全球的比特币爱好者和业界大咖聚集在香港,一起参加“比特币区块扩容大会”。比特币界里有两拨人,一拨是开发者:即编写整个比特币产生以及运行系统软件的人。另一拨是“矿工”,即用电脑软件挖矿,来获得比特币的人。 在这个会议上开发者和矿工们之间似乎的确达成了一些共识。有一个参会者在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很热烈的讨论会后开玩笑说,“咱们来个集体拥抱吧。”不过这两个阵营之间的关系似乎还是有些紧张。会间有开发者提出过这样的一个疑问,矿工们(现在主要都来自中国)会不会有一天串通起来偷比特币? 开发人员和矿工之间的嫌隙不是这次“比特币区块扩容大会”上唯一公开显现的问题。实际上这次会议的来头是在比特币开发者之间爆发的一场“冲突”,跟矿工无关。 至少一年多以前, 比特币社区就有人号召将比特币的核心代码进行升级,以应对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的比特币交易需求。现有的系统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远不及传统支付系统的速度。多笔比特币交易被打包进一个区块(block),然后系统再处理这些区块。假如每个交易记录的数据是1K,而比特币的区块大小上限是1mb, 那么理论上一个区块可以包含1024个交易记录。总之,如果想让比特币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交易的能力增加,就要扩充单位区块的容积。 多年来,开发人员们一直无法就区块该扩容多少,甚至是到底该不该扩容达成共识。结果今年夏天出了一件突发事件。两位开发人员加文·安德烈森(Gavin Andersen)和迈克·赫恩(Mike Hearn)担心系统很快就要无法负荷日益增加的交易量,于是失去了耐心,呼吁所有的矿工都安装新的、有更大区块容量的比特币开采软件。结果就是引起了比特币社区的一阵骚乱,和本就大起大落的比特币价格的波动。 有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技术含量极高的讲座、冗长的辩论以及大量的社交活动使他们有机会提出自己的不满,并且讨论可以让比特币增长的各种方式。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免不了也有那两个“叛徒”开发员没有参加的原因。安德烈森现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员,赫恩已加入分布式账本初创公司R3 CEV,这是一个几大银行的联盟,致力于开发类似于比特币的技术。而他们俩开发的颇富争议的名为“Bitcoin XT”的新软件,还没有被矿工们广泛采用。 尽管细节仍有待解决,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比特币的能力升级很快就会发生。首先,也许就在几个月内, 开发者们将实施技术性修正,在不增加区块容量的情况下提高比特币的产能。预期只有在这发生之后,才有可能小幅增加区块容量,也许从现在的1MB增加至4MB。增加区块容量被认为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它需要比特币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同时安装新的软件。 但还是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比特币业界今后该如何做类似的决定。先内战然后开和平会议显然是一个低效的创建共识的方式。开发者和矿工都希望比特币是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货币,所以谁都不想作掌舵人——在现实中两者分享权利,因为比特币系统的运行缺一不可。一些人在会议上提出,像互联网一样,比特币需要一个正式的治理结构。其他人提出了复杂的技术解决方案,最终以使市场力量来决定区块该增加到多大 。 这些辩论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比特币“长大”后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是像黄金那样一成不变,还是应该适应它的用户需求,即使这意味着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传统的支付系统?或许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币创造者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本周有消息称,他可能是一位正在被税务局调查的澳大利亚学者。这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