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比特币的时候,通常指的是BTC,Bitcoin,这个是指这个橙色的图标,它略略有些向右倾斜。 还有个跟他长得很像的兄弟,叫 Bitcoin Cash,BCH,比特币现金,它是绿色图标,微微向左倾斜。 在大部分市场里,这两种代币都可以买到,他们俩除了颜色不同和偏向的角度不同之外,其他的要素真的是太像了。 为什么既有“比特币”又有“比特币现金”? 为啥会有两个?谁是“真的”的呢? 道路之争 最开始是没有BCH比特币现金的。 中本聪在2008年发布了一篇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这篇文章的发布,拉开了加密货币舞台的幕布。无数交易者、矿工加入,币价从最开始的一文不值,在2017年最高涨到1.9万美元。 代币价格越来越高,链上的交易也越来越拥堵,转账手续费动辄几十美元,越来越贵。 有人站出来,转账的“手续费”这么高,已经不再是最初中本聪设计的“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了。应该对比特币升级,把手续费降下来。 所谓“手续费”其实是给矿工的,矿工帮你记账,你给它一些劳务报酬。矿工记账的方式是把你的交易写入新挖出来的区块中。如果设置的区块空间小,每次能写入的交易记录就少。比如现在比特币网络中,每个区块1M大小,平均一笔交易250字节,一个区块只能写入4000笔交易。 如果把路修宽,能通过的车就多了,相应的“手续费”也就会变便宜,才更像“现金”。 比如把区块从1M扩展为8M、甚至32M,越大的区块,越快的交易,越便宜的交易费用。 但区块的扩展是有代价的,越大的区块对于运行的节点要求越高,可以简单理解为有能力帮你记账的人减少了、可以共享账本的人也变少了。这意味着去中心化程度减弱,变得更不安全了。 比特币到底是要做“电子现金”还是“数字黄金”? 什么是硬分叉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坚持要做“电子现金”的朋友们硬分叉了,给这个“新”的代币起名叫Bitcoin Cash。 从2017年起,就有了两个,一个比特币,一个比特币现金。 什么是硬分叉呢? 分叉是个翻译之后结果,原文叫fork,直译过来是叉子,就是老外吃饭用的那个家伙。 在代码管理中,fork的意思就是复制过来一份,像不像吃饭的时候,直接用叉子把东西拿到自己盘子里来。 只不过代码是电子的,你叉过去一份,别人那里也不会减少。 “硬”分叉又是指什么呢? 有硬分叉就有软分叉,分叉出来一份,是为了做一些修改,把香肠叉到自己的盘子里修改,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别人的代码。 但凡是修改就会有变动,软硬的差别是你的修改是否能被原有的规则包容。 软分叉是说,你修改后的规则是原有规则的子集,遵循原来规则的人不用做改变,还能遵循你的新规则,是比较“软”的迭代。 硬分叉是指你修改后的规则超出了现有的规则。遵循原来规则的人如果照旧,就不符合新规则了,他们就被踢出了,是比较“硬”的迭代。 如果把区块链比作一家披萨店: 软分叉:老板说以后披萨 可以 加双层芝士,但不加芝士的披萨还是能正常卖。 硬分叉:老板说以后披萨 只能 加菠萝,爱吃菠萝的人留下,不爱吃的直接去隔壁开了一家新店。 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选择了硬分叉。 它把区块从1M变更为8M,原来遵循规则打包1M区块,是不符合8M的要求的,结果就是网络一分为二。 一部分人留下了,继续在BTC,另一部分人出走,去BCH建设新的区块链。 向左还是向右 成为现金还是成为黄金,就像BTC和BCH的图标一样,一个向右一个向左。 在2017年硬分叉之后,这些年市场也给出了答案。 目前BTC代币价格9万左右,BCH400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特币现金达成了它的愿望,像现金一样价格稳定,没有巨大的波动,当前的价格和2017年分叉时候的价格一样,稳定在400美元左右。 想成为电子黄金的比特币,这些年也确实像黄金一样越来越贵。 如果你要买的是比特币,看清楚BTC的图标和价格再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