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数字资产们如同坐上了“复兴号”,一路飞奔。除了备受关注的比特币(BTC),莱特币(LTC)和以太币(ETH)也分别登上了币圈红人榜。 其中,莱特币从年初的25元上涨到最高380元,翻了15倍,而以太币从70元上涨到2800元,翻了40倍。不得不说,以太币接力比特币成为新一代的资产翘楚。 唯一的问题是,涨的也太快了些。而市场上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品。 于是近一周,以太币价格暴跌,最高跌幅达41%,等同于腰斩。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在以太币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暴跌的以太币,也让大量投资者被套,至于套多久,未知数。 那么,为何以太币会暴跌?OK君总结了以下五个原因,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 1 市场自我修复,触发“去泡沫化” 以太币有没有泡沫的成分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不仅以太币有,比特币和莱特币,包括其他山寨币都存在泡沫成分。 但具体是多少,谁也不知道。 所谓经济泡沫指的是由于局部的投机需求(虚假需求)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资产内在价值的部分。它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投机需求有多大?以太币的内在价值是多少?根本无法衡量,因此这个泡沫成分从零到﹢∞都有可能。 那为什么还要说以太币有泡沫?近期以太涨势实在太疯狂,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蜂拥而至,价格被动上扬,其中部分虚高就是泡沫。 某投资者跟笔者说,每当币价下跌就听这首歌: 但,市场总归是要进行自我调节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获利资金的撤出。此时的虚高区间无法支撑原有价格,便会出现暴跌。 不过,市场的自我修复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引用币行 CEO 徐明星先生的一句话:比特币或区块链领域确实有泡沫,但就像啤酒一样,当你把泡沫去掉之后,还是有甘醇的啤酒。 以太币和以太坊亦是如此。细品之后,方见甘甜。 2 ICO热潮渐退,需求量减少 首先,何谓ICO? ICO是IPO仿制品,全称是InitialCoin Offering。IPO,就是拿钱买股权;而ICO的玩法是,将股份或收益权,变成加密货币,公开出售——你买的是加密货币,实际上相当于买了没有“决策权”的股权。 ICO火不火?那是相当火。有多火?外卖小哥都能跟你畅聊一番白皮书,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应当警惕了。 ICO火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14年7月的以太坊。以太坊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类似苹果的系统,所有的开发者都可以开发、运行APP。 但这些操作需要消耗一定的以太币才能完成。以太币就是开发者进入以太坊的“令牌”。这也是以太币的价值所在。 按照这个计划,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开发APP后,这个“苹果”系统将越来越有价值,相应的,以太币也变得更值钱。 换一个思路来说,所谓的“以太币”,和“股份”极为相似——当这个公司越来越有价值,股份就越值钱。其流程就是,先发布项目,然后大家抢购加密货币,最后可以在交易所上交易买卖。 “错过了黄金比特币,不能再错过xx币!”投资者在群里激动不已,即使看不懂ICO,不了解技术场景,但他们却坚信,这就是他们稍纵即逝、一夜暴富的机会。 但遍地ICO项目,真真假假难以分辨。随着部分平台选择下线ICO项目,ICO行业正渐渐冷静下来,进入沉淀发展阶段。 狂热过后,比特币和以太币的需求骤降,直接影响了比特币和以太币的价格。 |